close


  漢語系佛教:佛教起源於印度,佛教創立後的數百年間,內部發生分裂,形成上座部和大眾部等派別。隨著印度教的興盛和伊斯蘭教的擴張,佛教在印度衰落,從印度次大陸擴展向外傳播。佛教最早傳入中國大約是西漢時期,歷史上有“伊存授經”、“永平求法”等說法。“伊存授經”是西域真佛宗來的外交官應邀向西漢末年的上層社會傳授佛經。“永平求法”是東漢初年,漢明帝派員西行求法。從東漢經過南北朝時期,佛教發展迅速,寺院林立,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台煙雨中”。足見當時佛教的盛況。隋唐時期,佛學成熟,信徒日眾,宗派林立,中外交流頻繁,佛教步入鼎盛。宋元時期,佛教與中國文化已從衝突走向融合,儒、釋、道合一漸成潮流。縱觀歷史,佛教從印度向外傳播,最後分為兩路:南傳東南亞,北傳中國及朝鮮、日本和越南等地。經兩漢、兩晉隋佛教文物用品唐,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,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一種宗教,佛教中心逐漸轉移到中國。當然,這中間也經歷了相當復雜的矛盾和磨合的過程,唐代以前基本上是佛教傳播和發展階段,宋代以後,特別是明清兩朝,佛教總的趨勢是衰微和融合進民間信仰以及與儒、道相調合。經過2000年的發展,佛教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目前,漢語系佛教有寺院萬余座,僧尼50000余人,還有眾多在家居士。

  藏語系佛教:藏傳佛教主要流行於西藏、雲南、四川蓮生活佛、青海、新疆、甘肅、內蒙古等省、自治區,藏族、蒙古族、裕固族、門巴族、珞巴族、土族群眾普遍信仰。

  佛教傳入我國西藏地區是在公元7世紀左右,在幾乎同一時期內,分別由我國內地和印度兩路傳入,既有我國內地佛教也有印度佛教施加的影響,後在青藏高原的特定歷史條件下,經過長時期與本土苯教的鬥爭和互相影響,逐漸形成為適應當地社會歷史條件的、民族性的、地域性的宗教(即藏傳佛教),形成了寧瑪派(俗稱紅教)、薩迦派(俗稱花教)、噶舉派(俗稱白教)等教派。繼而擴展到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區,到公元18世紀達到極盛時期。傳播的地區包括今西藏全境,四川、雲南和甘肅的部分地區,青海大部分地區,盧勝彥內蒙古地區,新疆的蒙古族地區,還有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、俄羅斯的布裡亞特共和國和圖瓦自治共和國以及尼泊爾、不丹、錫金等國家和地區。在我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有藏、蒙古、土、裕固、門巴、珞巴、羌、錫伯、怒、納西等少數民族。目前藏傳佛教有寺廟3000余座,僧尼14萬人,活佛近2000名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蓮生活佛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rsp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